揭秘磨損深度達30毫米的180噸煉鋼轉爐耳軸是如何重獲新生?
作為整天與鍵盤、紙、筆打交道的記者,來到淄博索雷工業設備維護技術有限公司在包鋼集團一個大型軸類磨損在線修復的現場體驗碳納米聚合物新材料技術,的確是一種全新的感受。
這是一座為新中國建設立過汗馬功勞歷史悠久的一座模范工廠,周恩來總理曾親臨這里為高爐出鐵剪彩,此時此刻站在這一臺臺龐然大物面前,榮譽感和敬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走近后,得以看到這臺轉爐耳軸磨損后的真實面貌,直徑一米多的巨軸,磨損深度達到30毫米,一道道深深的溝槽仿佛一道道犁耙耕過的田地一般觸目驚心,尹明昊師傅戴上防護鏡,用磨光機對磨損處進行處理,其他幾位工程師密切配合下緊張的進行著其他工序的準備工作:烤油,打磨,測量,涂覆索雷碳納米聚合物材料......,經過緊張有序的40小時的施工作業,將設備磨損部位像3D打印一樣重新修復。
包鋼集團因為是首次采用這種新技術現場維修轉爐軸,所以企業前期做了充分的調研和技術交流,并安排專人前往首鋼集團了解新技術修復后應用效果和可靠性,首鋼集團三年前有一臺轉爐耳軸也是采用同樣技術修復過并一直安全運行,同時包鋼集團還邀請索雷技術團隊前往現場對此設備進行有針對性技術交流和探討,經過多方評估和考察最終決定采用索雷技術進行修復作業,這臺轉爐耳軸已經是索雷團隊在國內修復的第八臺同類型設備了,技術的可靠性也得到了行業內的普遍認可。
陪同記者的方案中心技術部長曹東永介紹,這項技術是索雷工業公司的核心技術之一,看似輕松,實則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操作標準都有嚴格要求,對施工人員的經驗以及過程細節把控要求非常高。
如此神奇的材料此刻肯定已經大大的吊足了大家的胃口,那讓我們一起去探訪一下它的真容吧!索雷碳納米聚合物材料是由航空級樹脂、納米無機材料和高性能碳材料、纖維等先進材料通過聚合工藝生成的一種高科技納米新型材料,可應用于航空航天、裝備再制造、工業維修等領域。該材料最大的優點在于粘結強度高、綜合力學性能好、抗腐蝕、易于成型、可加工等。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新材料的不斷發展,以設備運行結果為導向,以追求維修可靠性為目標不僅是索雷的經營理念,也是產品的研發理念,更是用戶的期望與追求,在此背景下,2019年索雷公司與中國中科院達成戰略合作,不斷推動碳納米聚合物新材料的研發與升級,滿足工業運維領域更多設備疑難雜癥的需求。
據索雷工業曹東永部長介紹:“目前,索雷技術服務已覆蓋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在“一帶一路”政策的帶動下,我們的產品和技術已經走出國門,在沙特、越南、印尼、哈薩克斯坦等國開始扎根發芽,雖然疫情的影響對國外事業部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力,但是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之下,碳納米聚合物材料在國外的推廣和廣泛應用一定會早日開發結果?!?/p>
索雷人始終記得自己的愿景----------成為全球知名的工業運維服務商!